众所周知,孔子注释《周易》,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分别是《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孔子在《周易》义理方面的阐述后世无出其右,实际上孔子既讲道德义理,又讲象数卜筮。 据说孔子占过卦。第一次是他四十岁时,他的道德学问到了一个小高峰,四十不惑,面临要不要出来从政的问题,为此他占了一卦,结果占到“贲卦”。贲卦是「山火贲」,第二十二卦,山下有火,下卦代表他自己已具备光明之德,奈何外面是山,阻止他前往,因而只能做个装饰品。贲就是饰,没有实权,无法实现抱负。贵族只想把他作为文化名人供奉起来而不让他真正施展自己的才能践行自己的治国理想。于是他退而修诗书,继续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济世安民。
又经过十几年的治学和教学积累,孔子取得了高度的学术成就,培养了不少的优秀学生,也造就了极高的声望。到了五十一岁时,孔子眼见鲁国仍有希望,决定从政。从政五年间,从中都宰(地方长官),升到小司空(主管建设的官员),再升到司寇(治安部门长官),位列大夫,甚至行摄相事(代理宰相)。但是五十五岁时,鲁定公与季桓子(手握大权的正卿)对孔子不再全力支持。面对是留在鲁国继续努力还是离开鲁国外出发展的疑惑,孔子再度占卦,占得旅卦,卦象是「火山旅」,第五十六卦,火在山上,山不动而火不止,有旅行之象,于是孔子开始长达十三年多的周游。 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传播儒家学说,培养了更多的优秀弟子,奠定儒家成为显学的基础。
孔子面对人生转折,遵循上天的启示,根据自己所处的时势和位置做出了恰当的选择,是为顺天应命。
所谓命数大体就是人具备的条件和面对的形势,即是面对的时、位。时为时间,引申为人生的阶段、客观情势、主客体之间形成的时机以及个人对时机的感受;位是空间,引申为个人的地位及处境以及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对关系。所有的一切包括命数都是在天道的统御之下形成和运行的,造成许多同一时段发生的现象彼此之间可能有神秘的联系,这就是占卜等术数的依据。所以能够根据上天的昭示对自己所处的时、位作出吉凶祸福的判断和伸缩进退的指引。人的得失成败、吉凶祸福,一半是由时与位决定的,如命中所注定的客观条件;而另外一半则取决于当事人对时与位的认识及由此而采取的响应行动。当卦辞、爻辞揭示吉凶时,后续还有一个人修正或改正命运的弹性空间。人生虽有一定的步奏与结局,但是苦乐却是个人的德行、智能和能力所能左右的。改变环境或者自我调适,从而趋吉避凶、离苦得乐。
孔子对天道、人性高度的把握贯穿于他的人生的每一个方面。
孔子曾经预言过子路的结局:“不得其死”,就是说子路不得善终。 对子路的这个批示,孔子没有占卜,而是通过对人进行观察。因为孔子发现子路站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子路的气质刚强而直率。——“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子路这种“衽金革,死而不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品性必然要与物相刃相靡,而发生激烈冲突,造成不测。与孔子大约同时的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哲人的见识可谓百虑一致,不谋而合。子路后来果然在卫国的孔悝之乱中因刚直不挠不知回避而被人杀死。 子路在卫国一个叫孔悝的重臣手下做事,孔悝掌握着卫国的大权,举足轻重。有一年卫国发生内乱,原本流亡在外的蒯聩,回国之后勾结他的姐姐伯姬(孔悝的母亲)控制了孔悝,企图弑卫出公(蒯聩的儿子),卫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得知发生政变的消息,马上往都城赶,正好遇到子羔(也是孔子的学生)从城门出来,看到子路,对子路说:“出公势败逃走,现在城门已关,你可以回家了,不要去白白送死。”子路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继续入城。这时,战斗已经快要结束了,蒯聩和孔悝登上了高台。子路走上前去要求蒯聩放了孔悝,不听,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蒯聩害怕了,就命令手下去进攻子路。子路虽然英勇但身被刺伤数处,被砍断冠缨。 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在系好帽缨的过程中被人砍成肉酱。 孔子听说卫国发生内乱,马上说子路是要死了:“嗟乎,由死矣!”,因为他知道以子路刚强的个性一定不会退避,定会奋勇赴难。 命数决定一个人的先天禀赋以及后天际遇的可能性和倾向。不同命数的人有不同的禀赋,导致有不同的条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如此种种导致有不同的人生过程以及结局。
孔子通过洞察学生的禀赋、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准确预测学生的结局,这是一种最高明的识人论命境界。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这是孔子观人和识人之道。孔子的意思是,了解一个人,有三种方法:看他做事的动机,看他做这事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看他安心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样观察下来,这个人是什么样的秉性就一目了然了。而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和结局。
所以孔子说很多事情无须占卜:“不占而已矣”。 不是不占卜,而是根本不必要去占卜了。对于这一点荀子总结为“善为易者不占”——真正把握天道、人性的智者是不用占卜的,因为他们可以按照天道人性去预测指导人生。 有智慧的圣人观天道以立人道,根据天地的运行去创立适应的体系,以此指导人间的运作,求得天地人合一。普通人学易的意义在于趋向智慧,用以指导人生。“人谋鬼谋,百姓与能”——人的谋划与天算配合,普通人也可以借用这种启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做到“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即便没有老师与保护者,也有好像有父母在指导一样。 具体到占卜,要借用天地的力量,必须要遵守以下三条原则。 这也是求助于术数要遵循的原则,没有真诚的心态,不符合道义以及没有疑问的事项不要去向术数师求助,而术数师也没有必要对这三类情况作回应,这是天道的要求。